各位聽眾,早上好!今天是8月7日,星期東森房屋四,農曆七月十二,北京晴轉多雲,31度到22度。以下是內容提要:
  雲預防癌症南魯甸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2401人受傷;
  牛欄租辦公室江堰塞湖壩體穩定,預計一周後排除險情;
  震區飲用水基本保障,但生記憶體活用水依然緊缺;
  國家應急廣播魯甸抗震救災應急電mSATA臺進入正常播出;
  習近平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展;
  劉雲山看望慰問北戴河暑期休假專家;
  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首次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做出全面部署;
  “生態優先、富民增收”,內蒙古科爾沁草原描繪美麗與發展雙贏畫捲;
  北京天津簽署一攬子合作協議,加快推動京津雙城聯動發展。
  以下是詳細內容:
  魯甸“8.03”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 2401人受傷
  雲南省副省長尹建業昨天晚間表示,魯甸“8.03”地震已造成108.84萬人受災,589人死亡,2401人受傷。距離地震發生已經過去80多小時,生命救援、群眾安置仍在繼續。
  在魯甸地震救援黃金72小時,部隊官兵和專業救援力量共2.9萬餘人,對災區展開拉網式搜救。
  雲南省副省長尹建業:截至6日16時,共搜救出被掩埋群眾600餘人,搜救出遇難者遺體437人,收治傷員2993人。
  為實現“路通、訊通、電通、水通”,1萬餘人與時間賽跑,災區生命線保障取得重大進展。
  尹建業:截至6日16時,災區90%的區域已恢復正常通訊。災區覆電率達88%。受災地區已有33個點恢復供水,解決供水人口6.57萬人。
  國家在下達6億元應急資金的基礎上,國家再增16億元投入救災。雲南省已採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2.97萬人。尹建業表示,雲南省將儘快啟動災區恢復重建。
  尹建業:平整場地,用臨時板房搭建學校和醫院,保證孩子有書讀,群眾能看病。及時組織專家開展災害損失評估,為恢復重建提供科學有利依據。
  牛欄江堰塞湖壩體穩定 預計一周後排除險情
  魯甸“8.03”地震造成牛欄江發生山體塌方,形成堰塞湖。多支救援力量目前正在抓緊疏通,預計一周後排除險情。
  紅石岩堰塞湖搶險先遣隊隊長、武警水電三總隊七支隊一大隊教導員羅俊告訴記者,從昨天起他們就在搶通一條將大型設備運往壩體上的便道,當前最大的困難依然是道路受損,必須先搶通道路。
  羅俊:現在搶通道路的主要困難是道路狹窄,大型設備進入比較困難。道路上方時有滾石,爆破作業安全風險很大,同時道路塌方量工程量很大。
  這條通往壩體的300米便道原計劃在昨天天黑之前就能疏通,但是由於地震引起的山體滑坡造成了大規模的塌方,極難清理,同時小的滑坡還在不斷發生,因此他們放慢了速度,但依然是通宵作業。
  羅俊:換班,兩班倒,爭取明天內能打到位。明天主要是把道路全部搶通,把設備運上堰塞體。
  武警水電三總隊七支隊總工程師覃壯恩介紹,牛欄江堰塞湖目前水位上升緩慢,堰塞壩體穩定,2天后,開挖泄洪槽和炸毀震損的紅石岩電站閘門將同步進行,大約7天后將徹底排除險情。
  覃壯恩:沒什麼滲水,目前來看他不會垮;再一個現在漫壩也漫不過來,水位每小時只漲了20公分左右。準備還要定一個方案,把水電站的閘門給它炸開,讓電站的隧洞把水引向下游。
  武警交通五支隊昨天上午成功從巧家縣方向打通了由包穀堖鄉前往牛欄江堰塞湖的唯一通道,同時搶通巧家前往龍頭山鎮的道路。
  武警交通五支隊支隊長張權年:因為這邊塌方量比較大,山體滑坡七八十萬方。我們現在調集十臺挖掘機,集中攻這個山頭。
  雲南震區飲用水基本保障 但生活用水依然緊缺
  在地震震中龍頭山鎮,受災群眾飲用水目前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生活用水仍然處於緊缺狀態,當地供水尚未恢復。
  由於受到地震影響,當地自來水和地下水都非常渾濁,給受災群眾和救援隊伍的飲用、生活帶來極大困難。抗震救災指揮中心食堂工作人員也是龍泉中學李老師介紹,前些天用水比較緊張。
  記者:震後第一天咱們用的是渾水?
  李老師:對,全部都是渾水。現在從那裡橋下麵有了一點清水,從山上淌下來的,水庫裡面的水,離這裡不遠,可以用上一點清水。
  隨著5號晚上十點半左右鋼架橋的架設成功和軍用直升機不斷運送,大批飲食和醫療物資被源源不斷送入災區,受災群眾的飲用水得到了保障。
  負責橋梁保通工作的昭通市公安局晉先生介紹,6號的通行情況非常不錯。
  晉先生:在沒建成這座橋之前,很多物資運不進去,現在解決了我們很大的問題。
  目前,通往龍頭山鎮的道路仍然禁止社會車輛駛入,確保生命線的暢通。
  雖然受災群眾飲水不成問題,但是生活用水仍然緊缺,李大姐今天就只能帶著全家到渾濁的河水裡洗衣服。
  李大姐:自來水已經沒有了。
  記者:喝的水有保障麽?
  李大姐:喝的水是礦泉水。
  記者:夠嗎?
  李大姐:那個夠。
  記者:但現在只能用這麼髒的河水?
  李大姐:嗯,沒辦法啦。
  據瞭解,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緊急生產了20萬粒可用於野外水質凈化消毒的單兵飲水消毒丸,已於昨天發往災區。
  魯甸地震震區四條主要道路被打通
  雲南魯甸地震災區首張地質災害排查評估圖繪製完成,震區四條主要道路被打通。
  一張魯甸地震災區1比8萬的地圖上,清楚地標出了震後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隱患點,其中滑坡11處、地裂縫35處、崩塌6處、地面塌陷3處、堰塞湖1處。這是魯甸第一張震區地質災害排查評估地圖。
  武警黃金部隊十支隊支隊長易宏文表示,這是他們採取4旋翼無人機和人工勘察相結合的辦法取得的最新成果。
  易宏文:這張地質災害評估圖,將對救援力量分配、確定救災重點區域、選擇安全救援路線、轉移安置受災群眾以及次生災害預防,災後重建選址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
  昨晚9點,武警交通部隊挑燈夜戰兩臺大型挖掘機還在不停作業,爭取早日打通龍頭山鎮至翠屏村的生命通道。武警交通一總隊參謀長苗承祥說,目前還有6公里沒有打通,預計需要兩天時間。
  苗承祥:這是通往樂紅、銀屏、西屏和八寶的唯一通道,這裡受災人數比較多,人口比較密集。我們採取一線平推、多點作業、同步展開的方式來加快進度。
  武警交通部隊目前已經打通巧家縣到龍頭山鎮、魯甸縣到龍頭山鎮、魯甸縣到火德紅鎮、巧家縣老店鎮到牛欄山堰塞湖四條震區主要道路。
  成都軍區負責人:爭取三天之內打通災區所有道路
  正在一線抗震救災的成都軍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爭取三天之內打通所有道路。
  目前,救災部隊正通過公路運輸、人力搬運、直升機空投等多種方式向震中搶運物資。
  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作成中將:食品供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交通還沒有完全通,所以到鄉、村,還有一點點困難。我們現在正在採取措施,要求三天以內必須全部要通!
  成都軍區政委朱福熙專門到安置帳篷里查看多次。朱政委指出,下一步要做好災區物資供應的保障模式轉換工作。
  朱福熙:這幾天應該說還是應急保障,但是要逐步步入到常態化的供應,逐步過渡好、銜接好。
  國家應急廣播魯甸抗震救災應急電臺進入正常播出
  國家應急廣播魯甸抗震救災應急電臺昨天(6號)通過調頻立體聲電波,覆蓋震中和周邊區域。這是繼去年4月的蘆山抗震救災應急電臺之後,國家應急廣播第二次在地震災區進入正常播出。
  昨天上午九點半,國家應急廣播魯甸抗震救災應急電臺開始通過調頻98.6兆赫(FM98.6),覆蓋震中和周邊的村鎮。
  應急電臺每天早中晚三個時段各播出一小時針對災區的自製內容。昨天的節目中,有醫療、交通等部門負責人的直播訪談,也有各種服務信息。
  應急電臺的工作人員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雲南廣播電視臺和昭通人民廣播電臺,龍頭山鎮龍泉中學內的一頂帳篷,就是臨時直播間。除了直播的自製節目,應急廣播還會轉播以上三個台的新聞,此刻就正在轉播中央台的《新聞和報紙摘要》。
  昨天下午,國家應急廣播魯甸抗震救災應急電臺向震中的受災群眾和救援隊伍贈送了一批收音機,並且教給他們使用方法。
  八寶村的王美貴說,地震後沒有電視和報紙,專門為災區服務的應急廣播,滿足了他的信息需求。
  國家應急廣播魯甸抗震救災應急電臺負責人介紹,災區的群眾和救援部隊還可以到龍泉中學的應急廣播工作點發佈求助信息。
  習近平: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展
  習近平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
  強調要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車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弘揚“兩路”精神,助推西藏發展。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車60周年。這兩條公路的建成通車,是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取得的重大成就,對推動西藏實現社會制度歷史性跨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鞏固西南邊疆、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年,10多萬軍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團結奮鬥,創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跡,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60年來,在建設和養護公路的過程中,形成和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
  習近平強調,新形勢下,要繼續弘揚“兩路”精神,養好兩路,保障暢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終成為民族團結之路、西藏文明進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劉雲山看望慰問北戴河暑期休假專家
  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6號在北戴河看望參加今年暑期休假活動的專家,並同大家進行座談,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各方面優秀人才致以親切問候。
  劉雲山在聽取專家代表發言後說,人才的意義和價值,從來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人才。希望各方面專家人才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創新意識,推出更多“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要弘揚求實、探索、協作的科學精神,敢為天下先,敢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要自覺遵守學術道德,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學術聲譽,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
  國務院印發意見首次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做出全面部署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做出的全面部署。《指導意見》提出了引導市場主體行為的發展導向,明確了政府創造良好環境的工作重點。
  《指導意見》指出,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要堅持市場主導、突出重點、創新驅動、集聚發展的基本原則。
  《指導意見》強調,要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引導企業進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離和外包非核心業務,向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我國產業逐步由生產製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一是鼓勵企業向產業價值鏈高端發展;二是推進農業生產和工業製造現代化;三是加快生產製造與信息技術服務融合。
  《指導意見》明確,現階段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商務咨詢、服務外包、售後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品牌建設,並提出了發展的主要任務。
  《指導意見》要求,要著力從深化改革開放、完善財稅政策、強化金融創新、有效供給土地、健全價格機制和加強基礎工作等方面,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企業和市場活力。
  生態優先富民增收 內蒙古科爾沁草原描繪雙贏畫捲
  盛夏八月,萬物蔥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台長王求率領中央台“走轉改”採訪組走進內蒙古通遼,深入林場草原、嘎查蘇木,走訪牧民家庭、生產基層,瞭解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教育、生態等領域的發展情況。
  夜幕下的罕山林場萬籟俱靜,天空繁星點點,空氣中到處瀰漫著草香和松香。山腳下潔白的蒙古包旁,王求台長和從事了三十幾年護林工作的罕山林場副書記孔繁碩攀談起來。
  王求:罕山林場曾經開發過度了是吧?什麼時候開始又恢復啊?
  孔繁碩:2008年為了保護罕山林場實施收縮轉移,從那時開始生態好轉,罕山的全部居民全部遷出來了。
  王求:現在效果怎麼樣?
  孔繁碩:河流水量逐年增大,動物數量也在增加,20年前瀕臨絕跡的黑鸛,今年我們護林員巡山時重新發現了這一種群,在我們這兒棲息繁殖,現在已經繁殖出小鳥了。
  王求:自然的?
  孔繁碩:自然的。
  總面積147萬畝的罕山林場,是通遼科爾沁草原至關重要的天然屏障、水源涵養地和動植物基因庫。曾經的過度砍伐和放牧,讓這裡一度荒蕪沙化。2008年,當地政府發出了“收縮轉移”動員令,投資近2億元將罕山及周邊地區100萬畝範圍內建成無人無畜封禁區,對遷出的林區居民給與經濟補償、住房安置。經過6年的休養生息,山林邊緣已經明顯擴大,很久不見的野豬、野狼也開始恢復蹤跡。
  孔繁碩說,雖然罕山對地方財政不再有實際貢獻,但不斷改善的生態豐沛了流經這裡的霍林河,讓下游的牧草更加肥美。在被河水滋養的科爾沁草原科左右旗,養牛大戶王嘎達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算他的養牛帳。
  王嘎達:母牛一年下個15、6頭牛犢,下多少賣多少,平均8000一個,去掉開支也能剩十來萬。
  科左右旗委副書記何志偉說,生態效益型畜牧業豐盈了牧民的錢袋子,也提高了植被覆蓋率,是美麗與發展的雙贏。
  何志偉:我們本著既要生態又要發展這麼兩個理念。過去種糧食,現在種草,老百姓退出十畝地養一頭牛,喂牛賣牛賺錢。
  在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中尋得平衡,通遼市生態辦主任馬琢認為,抓住百姓利益是關鍵。
  馬琢:不把百姓的生產生活安排好了,老百姓就沒有積極性,所以我們抓生態過程中,首先考慮百姓生產他乾啥,怎麼富裕。
  吉林延邊幫黨員幹部“彎腰”為百姓群眾“解難”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以“五進五同連民心”主題實踐為載體,幫黨員幹部“彎腰”,為百姓群眾“解難”。
  由於開發商手續不全,家住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的林建軍和其他101戶居民12年來一直拿不到房產證,孩子上學等受到影響。而相關部門和開發商之間的互踢皮球更讓居民們不勝其煩。
  林建軍:開發商一拖再拖,我們也跟房產那面說,他們還是說,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事情在延邊州開展的“五進五同連民心”活動中發生轉機。當地黨員幹部迅速協調督查、房產、住建等部門,使困擾102戶居民的房產證問題得以解決。
  延吉市房屋產權管理中心副主任孫振國:通過這些問題,我們也轉變了工作思路,在今年6月份,我們又成立了房屋銷售大廳,同時我們也進行自查自糾,立即進行了整改。
  “五進五同”活動就是在全體黨員幹部中開展進鄉鎮農村、城市社區、非公組織、邊境站所、林區林場,做到與群眾同勞動、同議事。延邊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尹朝暉介紹說,通過這一活動讓當地黨員幹部俯下了身子,瞭解了民情,解決了問題。
  尹朝暉:從老百姓這些百姓磕和日常話里,甚至一些牢騷和埋怨中去聽聽群眾的呼聲。然後給百姓解決他們所關註的難題。
  京津簽署一攬子合作協議 加快推動雙城聯動發展
  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北京市和天津市昨天(6日)在北京簽署一攬子合作協議,加快推動京津雙城聯動發展。
  北京市與天津市共簽署了1個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實施協議,以及五個專門的框架協議,分別涉及北京市與天津市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合作、加強環境保護、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共同推進未來科技城建設以及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錄等內容。天津市發改委副巡視員李嘉森說,在交通方面,兩市提出要研究制定交通一體化實施方案,推進京津公路順暢連接。
  李嘉森:我們研究共同爭取國家儘快推出京津高鐵二線的建設,這是交通一體化方面一個重大的亮點,同時北京也非常支持天津強化北方航運中心的地位,共同爭取國家民航局增加天津機場的航班,緩解北京貨運的壓力。
  在生態治理方面,兩市將攜手聯防聯控治理大氣污染。共同實施區域內燃煤電廠、水泥廠及大型燃煤鍋爐脫硝治理工程,率先統一實施機動車燃油國五標準等。李嘉森表示,兩市在產業轉移方面將高水平建設京津合作示範區,共建濱海——中關村科技園。
  李嘉森:將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建設成為符合京津資源稟賦、高端創新要素聚集、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示範園區。
  [價值觀好聲音]河北八旬老人發揮餘熱 奉獻愛心
  77歲的靳國芳,是石家莊市裕華區建南社區業主委員會連任三屆的“零薪水”主任。這個社區是老小區,有6900多人,其中老年人1700人,殘疾、低保等困難群體有200人。靳國芳對小區的情況瞭若指掌,更是孤寡殘障家庭的常客。提起靳國芳,居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
  居民:70多歲的人了,誰家有事,只要有人求她,她準到。真熱心,始終不間斷給居民做好事,這個人實在是個可敬可尊的人。
  在居民們眼裡,靳國芳是個熱心的全能人物,小到婆媳不睦、夫妻吵架、鄰裡糾紛,大到財產分割、紅白喜事,她都主動跑腿幫辦。久而久之她的電話成了有名的“大靳熱線”,她的家成了不掛牌的“群眾來訪接待室”。
  靳國芳:儘管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你費點心、用點勁,我覺得也能解決一些問題。其實我也不是萬能的,平時我就很註意各方面的政策,廣播上、報紙上公佈的我都記下,因為我想老白姓有時需要這些幫助,哪個地方的服務電話我都有。
  別看靳國芳年近八十,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鑠,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了20歲。她說,年輕的秘訣就是幫助他人,快樂了自己。
  靳國芳:幫助別人做一件事,我心裡頭特別的高興,我也提升了我自己,我收穫了健康,收穫了快樂,收穫了年輕。
  韓非子曰: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踐行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節儉養德“微”行動]大連居民置換閑置物品興起節儉風
  《節儉養德“微”行動》:大連甘井子區泡崖街道萬眾社區居民通過社區置換大集相互交換家中閑置物品,悄然興起節儉風。
  社區又舉辦閑置物品置換大集了,8歲的金家緯一大早就帶上自己看過的書到社區廣場和其他小朋友交換起來。
  金家緯:我的書看完了還可以給別的小朋友看,剛剛那兩本大書一下換四本。
  金家緯的爸爸很支持孩子。
  金家緯的爸爸:拿來就是說可以把這個資源再利用吧。對孩子來說又可以把舊書換新書,增加新的知識面。
  萬眾社區的閑置物品置換大集已辦了8年,參與居民越來越多。大到家電,小到衣物,舊生活物品應有盡有。
  社區居民郭九花:越換越熱鬧,越換人越多。都不亂扔東西,把這個勤儉節約的思想要傳遞下去,不要他們奢侈浪費。
  從小人書到大傢具,從小朋友到成年人,交換的是閑置物品,傳承的是節約理念,勤儉節約就是靠這樣一點一滴,一代又一代,逐漸累積,不斷傳承,蔚然成風。  (原標題:14-8-7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69rywo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