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關新聞: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向辦案民警坦承,為顯示自己有能耐、獲取更多名利,其受人指使,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連續發表針對中聯重科的大量失實報道,致使中聯重科聲譽嚴重受損,導致廣大股民損失慘重。陳永洲對自己的涉嫌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深刻悔罪,向中聯重科、廣大股民和自己的家人道歉,告誡同行“要以我為誡”。陳永洲說:“如果我還有機會重新從事新聞工作的話,一定會遵守新聞工作的基本操守,公正、真實、客觀、全面去報道新聞,不受利益的誘惑。”
  新聞記者,一個套著光環的職業,很多文科學子追求的目標理想。一直以來是大眾傳媒的主流聲音,擁有極高的話語權。而最近一段時間,社會針對記者個人職業操守的質疑越來越多;在網絡上,甚至有人把“記者”稱為“妓者”,一字之差,顯示了公眾對新聞媒體的不信任、對記者所報道的新聞資訊價值的不認可、對從事記者職業個人的深度反感。是什麼讓記者職業從“無冕之王”的光榮高端跌落到“妓者”的惡劣程度,《新快報》記者陳永洲的例子可以為鑒。
  從公開信息知道,陳永洲是一個80後的年輕人,自2012年到2013年,陳永洲發表了十餘10篇有關中聯重科“利潤虛增”、“利益輸送”、“畸形營銷”“涉嫌造假”等一系列報道,給這家企業的經營活動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最終引起司法介入。經過調查,陳永洲在看守所向辦案民警承認,自己為了謀取“不正常利益”而進行了“失實報道”,給中聯重科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失。
  陳永洲被捕期間,其所在單位《新快報》進行了偏袒性的輿論呼籲,10月23日出版的《新快報》頭版赫然印出“請放人”的大字口號,頗有文革大字報的視覺衝擊力,在互聯網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雖然煽悲情叫囂:“敝報雖小,窮骨頭,還是有那麼兩根的。”仍然被相當一部分人起哄這是“今年媒體的最強音”,掀起了廣泛社會關註。《新快報》單位在報道中罔顧司法的正當程序,提出了“對記者不能先抓後審”的怪論——“抓”是警方依法行動,“審”是法院依法判案,犯罪嫌疑人不抓怎麼審——警方批捕記者陳永洲是依照相關法律程序辦案,在《新快報》單位眼裡成了“打擊報複”,利用各種傳播平臺一再進行鼓噪,向辦案單位施加輿論壓力。新聞媒體單位那種囂張不可一世的氣焰,那種以威壓法的霸道心態暴露無遺。
  說到底,這是中國社會對記者社會地位的曲解造成了諸多媒體單位主觀上的自以為是。《現代漢語詞典》對“無冕之王”的解釋是:“‘冕’是專指帝王的禮帽,‘無冕之王’的意思是說,雖然沒有被加封官銜,但也是一個高官,指沒有權威的名義而影響、作用極大的人。……現多指新聞記者,稱記者為‘無冕之王’”。其實“無冕之王”的說法源於19世紀時的英國。當時《泰晤士報》是英國上流社會的輿論權威媒體單位,《泰晤士報》的輿論文章主筆人士從《泰晤士報》離職後常被內閣吸收為閣員,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和現實權利。於是公眾就稱這些報紙主筆是“無冕之王”。這個典故擴散開來,西方新聞界就泛捧一切記者為“無冕之王”,公開指出“記者”職業享有凌駕於社會之上的超然地位。而按民間一般的想法,媒體的力量十分強大,可以使一個人一夜成名、可以使一件事情爆光而引來關註……而記者是媒體的主導力量,擁有這麼強大的力量就象是國王那樣想讓人怎樣就怎樣,不同的是他沒帶王冠而已。西風東漸後,中國早期新聞業從業者籠統的接受了這個概念,廣為傳播。至今為止,大眾都知道“記者”是“無冕之王”,卻不知道這個“無冕之王”頭銜本來的真實涵義。由調侃上層權貴玩弄輿論操縱民意的假模假式演化為今天大眾感覺中整個新聞媒體機構話語霸權無處不在的威勢定義。這種原本是狐假虎威的光輝,在神化了記者職業本身的同時,也慣出了記者從業者個人的特權心態。
  工業化時代文字掃盲成就斐然,“識文斷字”“能讀能寫”早就不是少數人才有的專業能力。放眼世界各國,把報刊媒體編輯部成員當成絕對社會精英人士供起來的事已經成為歷史。中國條件特殊,古代教育不普及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意識形態糅合了近代西方新聞形式東傳後的種種曲解,鋪墊醞釀出了今天中國新聞記者們的傲嬌之氣。記者本來是普通人,職業光環輝映下猶若黃袍加身、麻雀變鳳凰般的人生轉型。只可惜老話說的比較狠,穿上黃袍也不像太子。近來很多媒體社論成為大眾挪揄的笑話,媒體公信力倍受質疑,那些徒具記者形式,個人操守職業素養皆欠佳的記者個體與新聞單位團隊難辭其咎。媒體輿論權威在明白人眼中不敢說土崩瓦解起碼是支離破碎的局面。
  誠然如斯,但媒體的權威慣性還在,公眾對媒體的信賴並未到了全盤推翻的程度。當此時,新聞工作者更應該愛惜羽毛,不令“一粒老鼠屎壞一鍋湯”。可偏偏就有人為了一己利益,公器私用。還是回到記者陳永洲的個人行為上來,在看守所里,陳永洲交代出,那些報道是他收受他人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酬勞後,將中間人提供的現成稿件進行加工修飾,有些甚至一字未改就在媒體上刊發。為了加快發酵負面影響,還專門註冊微博賬號,大量轉發,充分利用了網絡傳播力。他自己也承認:“我知道這些報道會對中聯重科的信譽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但沒想到影響會這麼大”,而且他也擔心:“這個事情有風險,查出來得死”。當對中聯重科負面影響的客觀已經形成,中間人認為達到了預期目的,又付給陳永洲數十萬元的文字報酬。“無冕之王”的價值真金白銀的落到了實處,而此事一經公開,“記者”也就真跌落到了很多人眼中“記者”變“妓者”的尷尬地步。記者從“無冕之王”的榮耀,到被成為“妓者”的噁心,陳永洲的認識是“就當前的新聞媒體界整體氛圍而言,自己也許並不是收費造謠的孤案,希望媒體以及同行能引以為戒認真反思。”
  陳記者業已認罪,伏法在即。《新快報》則還繼續頂著“無冕之王”的帽子,在微博等網絡平臺上煽動輿情、裹挾民意企盼翻案。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可以和我們打官司,如果官司輸了,我們該怎麼賠就怎麼賠,該關門我們就關門”。種種作態無非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糾結與掙扎。你們旗下的從業人員徇私利做出了失實報道,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招致司法介入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超越職業底線製造謠言為禍社會,這不是媒體應有的話語權,法制時代沒人可以有這樣的霸權威勢來誤導群眾恫嚇政府。社會公眾更要從對媒體單位、記者個人“無冕之王”的盲目印象中醒悟,媒體不是法外之地,媒體話語權更應接受法制的檢驗,而非不受控的出籠猛虎,肆虐害人。(作者:天翔宋瑞)  (原標題:“無冕之王”光環慣出了陳永洲們的特權心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y69rywov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